世间万物都追求极致的平衡,从自然到社会,从哲学到科学,从感性到理性,彼此之间都心照不宣的标对中心,不得寸进尺也不退避三舍,只有这样的自觉才是动态循环和生命延续的根本。所以,自嘲和自夸是我们都应该具备的能力和人生态度。
自夸是一种乐观的自我激励,是不被赏识时的暗自打气,是饱受摧残后依然斗志昂扬,有“气吞山河”的澎湃气势。但它不是盲目自信,妄自尊大,高估自己就像一剂麻药,初时未觉异样,待神经麻痹后看似练就了“金钟罩铁布衫”抵挡残酷的折磨,等药效一过就立刻被打回原形,体会从“我样样都行”到“我一无是处”的一落千丈的悬殊感,不仅痛不欲生可能还会附加副作用。真正的自夸是李白遭贬时仍能“仰天大笑出门去”,坚信“我辈岂是蓬蒿人”;是苏轼不服老的倔强“鬓微霜,又何妨”,仍能“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更是高适对董大的殷切期望“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自夸,就是心怀“天生我材必有用”的坚定信念,惜取少年时,必能长风破浪直挂云帆,在青春有为的年代厚积薄发大放光彩!
相反,自嘲是一种豁达的处世之道,是无地自容时依旧如清风霁月般驱散尴尬之雾,是明知无能为力后对问题的释然,是山穷水尽时忽现的“柳暗花明”,哪怕短暂如海市蜃楼,也是值得抓住的一线希望。但它不是顾影自怜,妄自菲薄,把自己贬得渺小如尘埃,卑微如沙砾,长此以往,自卑的种子会在心底萌芽,怯懦的血液会在身体里流淌,终究会沦为思想的愚者、行动的侏儒。要知道,纵然是沙粒也有聚沙成塔的勇气,也有历尽千番磨砺成珍珠的潜力,就算是水滴,也有渴望大海的梦想。自嘲应该是辛弃疾被再度罢职后对白鸟笑称“好把移文,从今日日,读取千回”;也是他年少“为赋新词强说愁”,尝尽人生百味后感叹“天凉好个秋”;是李白无奈“人生在世不称意”,不如“明朝散发弄扁舟”赢得人生自在逍遥………
我们无法改写命运,也没有预知未来的本事,只有踏踏实实地活在当下,偶尔对现实的处境和遭遇发出唏嘘,偶尔又逸兴遙飞在文字中激扬,解码属于我们的维度空间,可以没有他人参与,也可以携朋伴侣,总之,在夸与嘲之间把握好分寸,拿捏好尺度,内卷又如何,至少我们还在锲而不舍的努力,奋斗的人值得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