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视频赚钱App绕不开看广告或面临个人信息泄露

看视频挣钱、玩游戏挣钱、走路挣钱……

眼下,看视频挣钱、玩游戏挣钱、走路挣钱……不少老年人痴迷于刷手机完成“赚钱任务”。但是,一些参与者发觉,挣钱任务总是绕不开看广告,而标榜的高利润则迟迟难兑现,甚至还可能面临个人信息外泄等问题。

用户与App捆绑在一起

赚钱游戏无广告无无门槛_无广告赚钱游戏_无门槛赚钱广告游戏是真的吗

记者专访发觉,挣钱App并非新鲜事物,此前就曾轰动一时。在割不动年青人的“韭菜”后,一些App将目标转向了老年群体。

退职后赚钱游戏无广告无无门槛,杨宝东成为一名挣钱App玩家。这种App堪称不用付出成本能够赚到钱,用户注册后领取各类任务,通过看视频、签到、邀请好友等操作从平台处领代替币,再用代币兑换成现金,行话叫“零撸”。

杨宝东每晚从早起开始,依次打开手机里的10余个挣钱App,做任务。在三年多的时间内,他下载的App种类五花八门,包括看广告挣钱的、猜词语挣钱的、玩游戏挣钱的。“有的App堪称走路、吃饭、购物、睡觉都能挣钱。”

杨宝东估算,把手头的10尾款软件同时使用上去,每天都刷,1个月出来能赚到100元左右。

另一位挣钱App玩家王海滨透漏,一些App在用户新注册时会表现得很大方,一上来送十几元钱的新人券,用户把钱存在了App内的皮夹里,再看App里各类挣钱的任务也不难,情绪立刻激增上去。“我用过的一款App,用到前面要攫取1元的奖励金,得浏览500分钟各种视频、广告,凑足30元奖励金才能兑换,合计要耗费250小时。”

中国科大学学院传播大学院长张增一剖析,为了将早已获得的代币兑现,用户或继续坚持签到、做任务,或约请更多好友参与其中,而这种操作又能让用户获得更多积分。最终,用户与App捆绑在一起,无法停下。

可能搭上了个人信息

近日,上海居民金健在一款App上关注了一个发放100元红包的活动,刚点击步入,系统就显示已获得98元,只要做任务才能领到100元。“任务越往前越难,除了要约请好友,还要订购商品。”金健追忆说,抵达99.2元时,他花10元订购了一瓶洗手液,金额只下降到99.21元,他便舍弃了。几天后,页面上显示活动结束。

搬去武汉立水桥街道的于奶奶碰巧发觉了一款猜歌名挣钱的App,要求猜对50首歌,才能顺利提现。于奶奶说,刚开始都是老歌,每猜对一首,系统还会提示1~2元到账。越往前新曲越多,每猜错一次,系统还会播放一段几十秒的广告。“好不容易猜对了50首歌,可以提现98元。但系统却显示每次只能提现0.3元,须要操作300多次,期间还有漫长的广告。”最终,于奶奶舍弃了提现。

记者在访谈中了解到,一些使用过挣钱App的用户,下载后没多久,手机上就开始频繁接到恐吓电话,内容包括网贷、刷单等。

王海滨介绍说,一些挣钱App在做任务时须要跳转其他界面进行软件下载,且必需要进行注册、实名认证。“个人信息轻易地就被搜集打包卖出去了赚钱游戏无广告无无门槛,原本是去挣钱的,没成想自己成了‘商品’。”

行业管理还需规范

张增一表示,挣钱App创造了一个门槛极低的挣钱形式,唤起了人们试一试的心愿,契合了大多数人“闲着也是闲着、反正也没啥损失”的心理。一些挣钱App确实不骗人,但它借助使用者的时间、社交关系、手机显存,抢占注意力,使用者不是在挣钱App上挣钱,而是沦为它们挣钱的工具。“每看一条广告,就帮它们挣了一笔钱。”

青海兴达律师事务所中级合伙人、知名公益律师赵虔敬表示,依照广告法,假如广告主或则App经营者通过宣传套路消费者、或者通过广告诱导消费者作出错误意思表示,比如授权个人信息、个人隐私,进而导致被别人非法收集盗用的;广告内容与实际情况不符,设置任务和实际宣传出入很大,或则恶意夸大App使用疗效造成消费者下载使用的,广告主及App经营者均有投放虚假广告的嫌疑,均可按照广告法给以处罚。

赵虔敬觉得,从表面上看,App做任务和广告有所区别,由于App做任务打的是消费者可以利润的旗号,借此降低App著名度,降低顾客使用人数。但从目的上看,App最终是以宣传可以挣钱为手段,以实现资料收集、视频投放、广告输出等目的,所以还是宣传广告,应受广告法约束。

(据中新网)

标签: 软件 广告 app app广告

  • 评论列表 (0)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