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地也是一种技术活

手赚控 609 0

有一种误区,就是把农村种地的划归为苦力和没技术含量没知识的一类。

其实并不是这样。从大的方面讲,种地这一块可是咱大中国农耕文化的根本所在,二十四节气,这本身就是一种知识,一种技术。

image.png

现在讲究吃得好,什么是好的,应该是按照自然规律长出来的食物。要种好这类型的作物,二十四节气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这个只是我认为的。毕竟现在大棚,反季节,无土栽培这一块是未来。没办法,地太少。)


到了现在,种地就更加的需要的技术了。靠传统的经验,只能马马虎虎吃个半饱。

比如说种水稻,施肥也是个大学问,**要掌握好,各个生长期的施肥和肥料种类也是有讲究的,它可不像咱人类,有口吃的就行,它可有点金贵。肥施少了,欠收,施多了,也欠收,还增加成本。

然后是病虫防治这一块,什么药治什么虫,要明白的,不能乱用药。乱用药的后果是虫杀不死,禾坏了。要了解药,就得知道药的属性,这离不开化学了。还要了病虫的习性,是用菊酯类还是有机磷的药。光这些还不是行,还得认织病虫发生的特征,纹枯病和钻心虫早期有点像,但用药却是南辕北辙……这里面除开体力活,技术活的道道多得很,没个三五年实际操作,是学不会的。


然后是果树这一块,施肥,修枝,病虫防治也是妥妥的技术活。必须时刻了解最新的科学技术,才能种得更好,像植物调节剂应用这一类,你不了解它,就会增加劳动负荷,用好了,可以节有人力,增加产量,用坏了,基本就果子全部掉地上,这个来不得半点半桶水和想当然。


像常用的2-4D这类调节剂,既可保花保果,还可以落花落果,还可以当除草剂用。关键是它的兑水比例。

抑制类的,可以抑制叶芽分化,抑制新梢生长,促进果实壮大。这类技术的应用,可以人为调控果树的生长,从而减少劳动强度。

所有的这些,可以说是一个系统性的数理化的知识总成,种地,并不是一句体力活和没文化的人干的那么简单。


当然,种地离不开体力。当你看着绿油油的庄稼到金灿灿的穗子,当小小的青果变成黄黄的香桔时,所有的体力记忆随笑容烟消云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