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的去中心化世界里的“挖矿模式”
在区块链的去中心化世界里,数字本币交易所身居币圈鲸类的顶部,永远是最中心化的存在。
连日火热的“交易挖矿机制”将一批新兴的交易所推至风口浪尖,一时间成为数家投资者与项目方趋之若鹜的对象。这一方式有两大特征:一、交易即挖矿,正式用户交易所形成的手续费折算成等值平台币,按极高比列退还给用户。二、持币分红,即平台将用户交易手续费收入的80%退还给平台币持有者。
自FCoin让“交易挖矿机制”一战成名后的短短一周内,“交易即挖矿”的抨击者已跃升至50多家。7月4日,在多家媒体报导中,一家默默无闻的交易所一夜爆红挖矿app,宣称其BTC和ETH交易量赶超币安、火币和同为挖矿交易方式的FCoin。这家交易所自6月30日上线平台币NEAL并开启“提供流动性即挖矿、持币分红”模式以后,仅5天实现了用户量和交易量的暴增,并且在部份第三方统计数据中,一度居于BTC和ETH全球交易量首位。
就是这么一个“冉冉升起”的交易挖矿平台,伴随着平台币价的猛烈反弹下行,未能兑现高额分红;仅时隔15天后,在“刷单”、“骗局”、甚至“传销”等谣言中,如流星通常,快速结束了自己曾予以重托的“交易挖矿”模式。
这15天内,到底发生了哪些?【链得得深扒】栏目对此进行了独家整理与调查。
一场诡异的暴跌风波
早在6月30日,平台交易挖矿上线当日,就出现了一次极端交易的回滚操作。当天晚上12时,原定为上线平台币和交易挖矿时间,晚间公告忽然自称平台因数据维护将上线时间延迟至13时。直到凌晨19时43分,该项业务在首页仍未见启动,官方公告显示挖矿的数目暂时无显示,虽然早已在正常运行中,有可挖矿字体的交易币对交易都可以挖矿,使得第一次挖矿释放会在当天24时如期而来。公告不断延迟,平台币售价却一路飙升。当天Neal平台币价从0.4元人民币暴跌至1.32元,减幅超出230%。因此,在当夜24时以后,短短五分钟内币价急剧下降至0.09元,涨幅为69.99%。
据当天亲历者向链得得App描述,在官方陌陌群中,官方对这次币价上涨给出的解释是,操作失误解锁了全部的Neal。宣称将在第二日回滚异常交易,并对私募投资人给予一定量的补偿。这一轮导致大量投资者实际损失的异常交易,使用户对平台本身的不信任与对资金安全的疑虑在几日后集中爆发。
(Neal平台币售价波动周线图)
链得得App观察,平台即将开启交易挖矿几天以后,市场上开始有大量文章传播“黑马交易所交易量跃升首位”的推广内容,令不少投资人开始紧密留意这家后起之秀。因此就在第二天,7月5日,平台币NEAL便迎来了又一轮疯狂的价钱大涨,升幅超出69%。
对此,蓝皮书中“机构投资惟一指定的投行顾问机构”棱镜资本,其创始人张璐在私募陌陌群中作出解释:“此次Neal售价波动,系交易所为消除80多个大矿工而对倒引致,此举亦为保护股民的利益。使得在官网未公布公告的状况下,平台减轻挖矿手续费和控制Neal解锁速率,借此改变当前售价不合理的僵局,更好地稳定币价而后再重启挖矿。”
据悉,官方为稳定用户情绪还表示,将会上线“自动挖矿托管服务”以避免蓄意刷单等行为,也就是在前期趁机宣传时提及的“挖矿机器人”。
(7月5日棱镜资本张璐Iris在陌陌群中对暴跌丑闻的解释)
可离奇的是,同样对于7月5新加坡轮币价下跌成因的公开解释,作为惟一指定投行顾问的棱镜资本与官方在7月15日发布的谢罪信内容完全自相矛盾。
官方在这封《及棱镜资本合伙人陈俊宏的公开致歉信》中指出,在7月4日开始的售价大跳水之前,颁布了一系列规则来限制蓄意刷单行为造成大矿工集体暴跌退场,虽然平台当初把之前所有收益都拿来进行接盘,希望还能扛住跌势,而且售价踏入跌势,推动销量降低,进而逐步引发交易量增长和售价回落。
本次急跌风波,到底是“交易所主动建仓”还是“大矿工主动建仓”?对此首席顾问方和平台方各执一词,越发迷乱。因为“交易挖矿机制”天然容易吸引专业矿工入场套利,根据官方说法,交易所从自身利益诉求出发,为夺回控制权而运用暴跌的方法清除矿霸,此行为也将直接牺牲投资人和用户利益。
陈杰是NEAL平台币私募阶段进场的投资人,只是NEAL破发后来诸多维权人中的一个。他告诉链得得App,平台为夺取自己对平台控制权而强行清除矿霸的行为,并非正义。使得当初承诺的因为清除矿霸而给用户的补偿并未到位,所以诸多维权群都留传出棱镜资本“携款倒闭”的传言。
针对诸多投资人对棱镜资本倒闭的控告,团队向链得得App回应称,“平台在正常营运,并未倒闭,这也是二级市场的用户因亏钱而谣传的。”
一串上币发行的资本利益链条
公开信息显示,交易所的第一个上线双币是MT(MyToken),在MT明年4月同期上线的10家交易所中,初生的作为首发交易所,设计了一系列营销活动,连续半个月狂送,用户注册、充值、登录、交易都能获赠MT及平台币NEAL,此举使MT的代币流动性得到极大提高挖矿app,并在一天之间下降达300%。伴随着MT的增值,交易平台也搭上了迅速崛起的顺风车,截止发稿前,上线MT的交易所已有17家,而的MT交易量仍然是最大的。为此,在链得得App联系到的多名投资人均一致觉得,与团队有特别深厚的渊源。
作为的独家发行机构,棱镜资本也开始踏入公众的视野。依照其官网及此前媒体专访公示信息显示,棱镜资本为陈俊宏和张璐共同成立。投资项目包括、金色财经、比特派皮夹、EOS引力社区等股权项目。其创始人陈俊宏曾在接受专访时表示,交易所是黑马,现在为止与两个项目并非出自同一个团队。
(棱镜资本两位创始人的公开信息整理)
这么棱镜资本是否真的如他所说,与交易所也是单纯合作关系呢?
成立于2018年,其官方宣传宣称该平台由中美两国资深区块链从业者、数字本币投资人、技术极客构建,团队曾主导和加强多个区块链项目迅速开拓中日两国市场。蓝皮书显示,机构投资惟一投行顾问是(棱镜资本),棱镜资本是一家做服务区块链项目的投行机构。按照维权投资人陈杰的爆料,棱镜资本也作为平台币NEAL私募阶段的二级经销商,公开主持了NEAL的代币发行工作。
(蓝皮书中对棱镜资本的说明)
在7月5日NEAL币价急剧跳水以后,陈杰等初期投资人纷纷开始找棱镜资本索要说法。与此同时,链得得App发觉,棱镜资本官网的创始团队信息开始变模糊,创始人昵称为英语,相片空缺。但仍然可以按照领英网和公开访谈等信息辨别,陈俊宏和张璐是该机构的创始人与主要负责人。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月15日的公开致歉信是由棱镜资本合伙人陈俊宏公布的。
(棱镜资本官网中陈俊宏与张璐的公开信息)
在链得得App查询的注册公商信息显示,陈俊宏与张璐于去年5月29日和5月31日分别在广州注册了两家科技公司,其中一家名为“柯因利尔科技有限公司”,与英语意译同名。
“这样的不谋而合,不禁使人想起平台实际由棱镜资本的陈俊宏与张璐控制,而并非公告中所提及的‘中韩两国资深区块链从业者’。”维权投资人陈杰说。
他逐步强调,在交易所出现重大操作失误与关掉交易挖矿机制这两件重大丑闻(如前文所示)时,皆由棱镜资本的两位合伙人第一时间下来解释与道歉,和棱镜资本团队的关系远没有陈俊宏说的这么简略。
(棱镜资本创始人陈俊宏与张璐的其他公司注册信息)
短命的“挖矿交易”平台
链得得App梳理的公开资料显示,从6月30日开启“挖矿交易”到7月14日官宣关掉,的“挖矿交易”生命仅沿袭了15天便骤然而止。于去年4月开始运行,(即NEAL)代表平台所有权益,总数100亿个,选用“提供流动性即挖矿”模式,用户在上提供流动性即可开采出NEAL。NEAL作为平台的生态权益单据,持有NEAL可享受资产增值、平台利润分享、监督、投票等系列权益。
依据的蓝皮书信息显示,主要的分红方法如下:
A、提供流动性挖矿:为系统贡献流动性即为挖矿,用户每次挖矿的手续费将100%以等值NEAL退还给用户。其中,58%的NEAL作为挖矿贮备,进一步分配给交易用户,21%的NEAL通过预先发行的形式为生态基金会所有,将适于开发投资价值项目。剩余21%的NEAL为团队及私募投资者所持有,私募的平台币会依照一定比列每周解锁。
B、平台手续费分红:平台每周手续费收入的80%分享给每位NEAL持有者,手续费分享多少按照用户持有NEAL的比列。平台每小时会更新显示交易和分红状况,每12小时分红一次,每次半夜12点和深夜12点统一领取回报。
与当下“交易挖矿”最火爆的交易所FCoin相比,在规则设计上有两大不同,一是将“交易挖矿”升级为“提供流动性挖矿”;二是提供限量矿机帐户,一级帐户挖矿收益率高达150%。
提供流动性挖矿,依据其官方介绍,优势在于“在流动性挖矿这套机制里,早期会把挖矿利益留给真实的个人投资者,用户用时间和劳动来获取收入”。觉得FCoin机制中的交易手续费100%退还和约请注册额外奖励20%的模式,会吸引大量刷单者和矿工套利团队,这可以让平台交易量快速爆发;因此即便挖矿利润增长,用户也会抛售平台币并快速撤出,造成平台交易量快速增长,平台币售价回落,最终整套机制都会塌陷。
提供限量矿机帐户,即用户在交易所的帐户就像比特币的矿机,依据不同用户的交易量界定帐户等级,就像不同规格的比特币矿机。按照蓝皮书显示,“交易所会给用户最大优惠,挖矿收益率远远低于其他交易所。”根据不同账户的等级,其“虚拟算力”有高低之分,挖矿收益率也会差很多,而且蓝皮书未提到限额和分红额度。
但是,这两个何谓的优势并没有使发展更稳更长远,在实际交易状况的复杂性和持续的价钱下跌之下,7月14日,依据平台公布了《关于停止产出NEAL和收缴未出矿部份NEAL的公告》称,自开通“提供流动性即挖矿”模式以来,NEAL流通盘每周以8~10%的速率快速减小,造成售价猛烈波动,为防止投资者、矿工继续面临资产损失的风险,平台决定停止“提供流动性即挖矿”、“80%收入分红”的方式,并将未出矿的NEAL代币全部收缴并公示。
(7月14日平台公告截图)
至此,平台即将宣告结束了蓝皮书中提及的轰轰烈烈的“交易挖矿机制”和“持币分红”。
7月15日,在喊停挖矿交易方式的第二日,棱镜资本合伙人陈俊宏公布公开致歉信,公告右手出了交易挖矿方式失败的最大诱因,即对资金需求的增长远小于资产价位的增长。在挖矿机制下,为荣获价钱的下降,同时又能给矿工补助,还要大量的新资金涌向,新资金的涌向需求会远超平台真实价值的下降速率,最后整个平台将沦为资金盘的游戏。虽然平台曾企图控制销量Neal,但已难以制止Neal持续下降的趋势。截止7月15日,平台最终不堪重负暂停交易挖矿机制,Neal币价已从开盘当天的1.65元,持续下降至0.15元。
(7月15日平台公告截图)
陈俊宏还在公告中回顾了NEAL币价急剧增长的过程和缘由,首次释放当天的币价上涨是因为一行代码弄错,将所有投资人未释放部份全部释放,导致市场顿时售价异常,然后平台紧急停服,回滚数据。
后来的几日,背部矿工通过后端键盘,以大笔刷成交额的方法赚走了大量的收益,中小矿工虽然斩获的收益极少,而腹部矿工加速了整个平台的挖矿释放速率,依照当初的增长,不出半个月,整个矿都会被挖完。平台只好牺牲币价,大跌以消除矿霸,可是挖矿机制决定了币价行情是螺旋式的,即便售价踏入跌势,平台币销量持续降低,只会逐步造成售价回落。
但为保证初期投资者未释放部份的利益,在接下去的公告中表示,将掏出总额一亿的NEAL,即基金会已解锁部份NEAL和在过去两周过程中20%平台收入不断回购的NEAL,依照每个用户帐户的详细损失状况进行相应的补偿。收取初期投资者未释放部份比列根据“未释放NEAL人数”/“最初ETH兑换比列”进行。
提供流动性挖矿,意味着用户在交易所中所有贡献通证流动性的操作,包括转帐、交易、提现等,都可以产生平克朗。加之“最高配置挖矿机器人”的上线,只会加快NEAL的解锁和平台币总数的增长,更易帮助持币量大的矿工迅速完成出币过程和财富积累,逐步拉低平美元报价。因而,这一制度未能像平台介绍的这样“杜绝大量刷单者和量化交易团队”,反倒为平台币的大量出矿提高了更多或许性。短期之内,交易所的流动性与交易量会实现暴增,然而即便把握大量平台币的矿工集中撤出,(即7月5日大跌风波)并大量抛售平台币,平台的交易量会快速增长。
正如陈俊宏所说,平台交易挖矿机制的失败在于新资金注入的平缓,即真实的新用户交易增长远达不到平台运行的需求。真实的交易量远不足以填补大矿霸流失所导致的平台流动性空缺,新用户投入的资金对于挖矿交易方式所须要矿霸支撑的交易量而言,也是杯水车薪。平台一开始借助宣传作秀拉进一部份新投资者,并且后期欠缺吸引新投资者进场的动力,使得资金注入速率远比想象的慢,逐渐支撑不了平台的营运。之外,回顾整个风波,平台暴跌这一操作导致了以下几点害处:
首先,7月5日的暴跌风波系平台操控市场的铁证,直接失去了用户对平台的信任。此举除了使平台丧失了已有的大矿工,也同时丧失了二级市场投资人的信任。平台无论出于什么缘由的暴跌,还会迎来失去用户的必定结局。
第二,因暴跌丑闻导致的NEAL币价的急转直下,加之平台分红和挖矿进度等信息的不透明,激化了投资人对资金盘的疑虑,更多的投资人急于将平台币脱手套现,而减缓币价的上涨。
第三,以上两点导致大升幅的币价上涨,也逐步使更多对平台持观望心态的投资人和矿工彻底丧失投资兴趣,再未能吸引新用户进场,而那样的恶性循环最终导致了挖矿交易方式的衰亡。
殊途同归的交易挖矿方式
在平台开启挖矿交易方式的短短十几日之中,单就挖矿机制启动对NEAL平台币的影响方面,机制启动实际并未对币价拉高作出很多贡献,NEAL售价回落的持续时间仅四天时间。
从交易量方面,原本交易量大增,伴随报价的持续低迷,同等资金交易将解锁更大量的平台币,直接造成了投资者利润的增长,严重扭伤持币用户的积极性,致使交易量的增长。
与现在交易挖矿机制尝试最为成功的Fcoin相同,交易挖矿机制下平台币币价展现显著行情:开盘时,近乎全网的广告投放量与开始几日的赠币制度和极高分红,借助此种方式吸引大量用户进驻交易,使得交易量快速上升和币价的大幅反弹。维持此段币价下跌期的时长借助平台资金名气决定。随后,交易所奖励制度发生变化,挖矿利润增长,矿霸和投资人开始相继撤出,抛售平台币,造成平台交易量快速增长,平台币售价回落。随着交易量的暴增暴减,平台币价也将上涨股灾,这会造成平台真实的用户交易量在大矿工撤出后来未能及时补入,而平台资金又输出困难之际,币价就将持续下降,最终造成整套机制的崩溃。
(FCoin与平台币价波动对比)
整体来看,在交易挖矿激励机制下,平台币价饰演了游戏能够持续扩大并继续玩下来的最核心要素。为了保证币价的下滑及波动稳定可控,链得得编辑梳理现在市场上的经验教训,可以分为以下三种营运模式。
1、保持交易信息的公开透明
在交易挖矿的方式下,挖矿获益和进度信息的公开,作为矿工把握平台进展的惟一知情渠道,变得尤为重要。仅在喊停交易挖矿机制之前,短暂公开了两日的挖矿进度和每周平台币分红的额度等信息。而更多的消息公布,如相关补偿和分红等信息,则选择通过陌陌社群形式传播。因为各种信息缺少公开透明,矿工对平台信任增加,大量矿工集中在获取平台币后,急于抛售套现。这一趋势在出现矿霸暴跌后更为显著,币价急速缩水引起用户的集体恐慌,而减缓平台的恶性循环。
(陈杰指责客服挖矿返佣总额的截图)
2、矿工利益共生关系,保证平台币价市场的相对稳定
在“交易挖矿+平台币分红”模式下,假如矿工没有与平台构建一定程度的共生利益关系,将很难形成维护币价稳定的条件。挖矿机制的短命主要成因之一是矿霸与交易平台在平台币的控制权上形成了对立关系。而这一交易方式还要矿工与交易所共同保证平台币价的发展可控,且以币价造成的利益最大化为调控目标,让平台币在合理范围区间波动。在这些状况下,币价是可控的,这也能让交易挖矿和返现新政有继续参与下来的价值支撑基础。
3、建立币价调控的最后屏障
交易所完全的去中心化很容易导致市场极端现象的出现,在交易挖矿机制下的数字本币交易所的领域,还须要通过市场及多中心化的形式进行调节。FCoin与同样经历过平台币爆拉后来的暴跌,但FCoin在币价稳定进行了突破性的尝试。为稳定币价,采取了施压大矿工的暴跌,而这些币价调控方式并不可取。FCoin则成立遭受争议的平准基金,此举的本意是为哄抬以上成因或许导致的币价猛烈波动,这只是FCoin推出平准基金后来经常遭受非议,却仍然坚持启动这一体系稳定币价的重要诱因。以平准基金来干预市场,无论出发点怎样,其结果就类似于以“宏观调控”的经济方式干预市场。(本文独家首发链得得App,应受访者要求,陈杰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