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丝数量没那么大但守规矩的KOL却被砍掉

文|沙水

5月10日,小红书官方平台向用户公布了一则《品牌合作人平台升级说明》通知。此前仅需“粉丝人数≥1000、近一个月的笔记平均公布量≥1000”即可申请品牌合作人条件,目前则须要粉丝人数≥5000、近一个月的笔记平均公布量≥10000。这次重创的KOL约3000名左右。多名来自该平台的KOL表示,这次被刷掉的KOL占平台数量的三分之二。

对于这次忽然更新品牌合作人合同,小红书创始人瞿芳表示是为了规范平台,惩处平台内出现的数据造假作弊、私下接单等不良现象。但因筛选模式太过简略粗鲁,一些粉丝量大但有大量蓝色收入的KOL安然无恙,这些粉丝人数没这么大但守规矩的KOL却被锯掉,KOL愤慨情绪因而骤增。

同时,小红书还要求未与MCN签约的KOL要先与平台内指定的MCN机构签约,这令存活下去的KOL除了要被抽成10%,还须要缴交罚金(低于10万还需收取增值税)。

但是小红书平台表示现在不抽佣金,但作为小红书自己的MCN机构,泓文也存在一些“一边当裁判,一边做运动员”的指责。

本意:规范平台内品牌广告投放

小红书品牌合作人平台于2019年1月4日即将上线,该平台上有三个角色:分别为品牌方,品牌合作人以及内容合作机构。

品牌方可以通过平台查看进驻平台的品牌合作人及内容合作机构列表,来选择合适的人选进行广告投放。品牌合作人(KOL)可以通过平台展示自己多维度的数据,包括个人简介、粉丝数、笔记数据以及价格,以自己的影响力换取广告酬劳。内容合作机构(MCN)可以通过平台查看自己旗下签约合作人的信息,同时内容合作机构也可查看所有进驻平台的品牌。

根据小红书平台设计的看法,品牌方想利用小红书这个平台得到推广,就须要先找到有名气的MCN机构,MCN机构联系和自己签约的KOL与相关的品牌方对接完成投放闭环。

但现今部份KOL会在平台兼职做中介,饰演类似MCN的角色,运用自己的资源优势帮品牌对接KOL,并攫取中介费。由于有不用签约的“中介机构”的存在,KOL们因此更乐意和不同的中介机构进行“非签约式”的合作,这么一来省心省事能够防止责任。中介机构为了赢利,在一定程度上对达人的自价格进行增速,再报给相关品牌。

调整:洁净社区刻不容缓

小红书在加快商业化,设立少于5年,小红书已积累少于2亿用户,在那样的用户量级下,再采取乖戾的商业策略,会影响资本方对其赢利能力的信心。2019年年初,小红书创始人毛超和瞿芳在公开信中表示,2019年是首要用户下降和商业化的关键年。而在2018年下半年小红书早已开启了广告业务、与天猫等小型电商平台进行流量检测,并于2019年1月确立品牌合作人平台。其实小红书一直坚持称品牌合作人平台现在不考虑赢利,但这应当也仅仅暂时的。

微博推出微任务、抖音推出星图平台,在提供营销服务的都同时缴纳一定的佣金成本正规推广赚佣金的平台,以抖音为例,对KOL和MCN缴纳起码30%的佣金,并且设置梯度。从微博,抖音的经验来看,尽管这部份收入占比不高,但仍是一条顺理成章的变现路径。

小红书须要一次成功的变现案例,但在之前全面转电商的尝试并不成功。此次的品牌合作人平台能够成功是小红书能够在电商方式此外实现稳定变现的重大砝码,小红书不会容许任何影响品牌合作人平台品质的行为。

小红书方面称,公司有几十人的反作弊团队,500人的初审团队,以及100多套数据模型惩处代写、刷量等作弊行为,2019年1月至3月处理牵涉代写代发的黑产帐户138万个,作弊帐户38万个,作弊笔记121万篇,但实际状况依旧不容豁达。

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小红书曾因虚假广告被处罚。2019年小红书的主体公司苦吟信息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早已收到6张罚款,其中罚单处理4起,警告处理2起。广告私单以及虚假、低质内容早已关乎到平台生存原本,对KOL群体进行整理势在必行。

影响:四方身分各有忧喜

此次调整改动,对于与品牌合作人品台相关的四种不同角色,也会形成不同的影响。

首先就是平台运作方,可以看见,保证分享内容的真实高品质,是小红书平台之前能荣获这么大增量的关键,只是它后来存活的命脉所在。无论是2019年1月末品牌合作人平台的施行,还是3.15风波小红书由于代写链上热搜后接连几天发通知,严抓刷数据,刷量等,都是想在保证用户荣获真实信息的前提下实现商业化。增加门坎和强制签约都可以有效减少平台方对于用户生产内容的掌控能力,对平台方来说是势在必行。

之后是KOL,首先对于大量中小级KOL来说影响无疑是毁灭级的,难以分到品牌合作平台的利益,将来的管控还有越加严苛的趋势。对于高粉KOL来说也不是好消息,未能再在白色地带找额外收入,且刷数据难度也直线上升,将来只好把精力放回到内容生产上,有能力提供大量优质内容的KOL或许是其中惟一的获益者。

再度是MCN机构,强制KOL签约,此次调整等然后平台官方出面帮她们赶走不正规中介,保证市场的公正竞争。但一方面KOL数目大量削减,且都是高粉丝数高公布量的大牌KOL,无疑大大提高了竞争的费用和激烈程度,更别说小红书官方也要亲自下场当MCN,可以说只对于有强悍资本做后台的MCN机构来说是重大利好。

最后是品牌方,推广成本应当会在一定程度上有所下降,而且其数据会格外的真实,投放也会愈加的精准和有效率。或许是此次改动不仅平台方以外得到最全面弊端的群体了。

未来:广告变现或成为救命麦草

小红书由2013年上线发展迄今,其定位和营运方式发生了几次中心调整,从最初的的拔草社区到之后的ALLIN“社交+电商”再到又将重心放回社区为主体的品牌营销业务,与大环境的演变和其自身的营运疗效有关。

网易考拉、天猫国际等大牌的竞争力愈发强悍,以及小红书自身没有做电商的基因都是问题所在。作为电商的小红书在供应链、渠道、物流等方面并无优势,曾被曝光赝品、售后差等问题。在新浪黑猫投诉平台上,关于小红书的投诉达171条,且全部针对电商。在这篇文章里我们暂时只讨论作为社区及品牌营销平台身分的发展。

2017年末,是小红书意识到自身电商变现能力不够强,调整新赢利方式的开始。从2018年开始,产品、运营,到营销策略都发生了显著变化。提高社区活跃度成了第一目标。只是这个时期,小红书开始在产品上对标抖音和新浪微博,为广告变现打下了基础。

但是小红书的UGC内容早已包罗万象正规推广赚佣金的平台,但“种草境外好东西”一直是小红书最硬核的那部份用户的需求。何谓的社区基因,在一开始就早已定调,如今再去调整对自身IP伤害过度很大。而符合社区基调的最核心用户的需求未能为平台方变现,从这一点上说,小红书面临着和知乎类似的窘境。集聚了大量的流量,却苦于未能完成商业闭环,变现能力欠佳。

看上去,小红书的商业机制的重点,正在向它的股东阿里巴巴靠拢,为品牌搭建交易平台,赚广告费和佣金。只不过在缔造属于自己的方式上暂时还不成熟,尚在摸索阶段。若这条路才能走通,作为新机制的引领者,由于没有同类玩家有相似的用户积累,小红书或许成为该领域惟一玩家独吞整个细分市场。而假如疗效不佳,这次电商变革并不成功的小红书迟迟未能证明自己的变现能力,最终估计真的会沦为阿里的一个新的流量入口。

标签: kol mcn 市场营销 小红书

  • 评论列表 (0)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