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消费者沉迷于刷手机赚钱背后的“套路”

生活日报全媒体记者梁耀华报导看视频可以拿红包、走路还可以挣钱……如今,不少消费者尤其是老年消费者痴迷于刷相机完成“赚钱任务”。日前,四川省消费者商会公布消费警示告诫消费者,刷相机挣钱的背后多数是“套路”。

累:从早刷到晚日赚一元多

去年70岁的张月英,每次半夜一闭眼,就开启了“刷相机挣钱”的生活。那样的生活,张月英已持续了近三年。

2019年7月初,张月英听到有老年人持智能相机刷相机挣钱,不禁有些佩服。然后,张月英的大儿子把闲置在家的一部智能相机献给了妈妈。

在其他老年人的赐教下,张月英下载了两款App。就这么,张月英开始了“刷相机挣钱”。看视频挣钱,迅即成为张月英的日常。“除了早上打两三个小时的扑克外,我从起床到睡觉前,一天起码有10个小时刷相机。”张月英说,为了多赚点钱,她交替登陆那两款App。

从2019年7月迄今,在600多天当中,张月英通过刷相机共计攫取了610多元钱。

殊不知,那样的利润付出了昂贵的时间费用。张月英的大儿子算了一笔账:以620天攫取610元估算,她丈夫每天平均攫取0.98元,“若以每次刷10小时相机估算,我父亲每小时赚到手的钱还不到1分钱”。

因为迷恋于刷相机挣钱,张月英的健康早已遭到了影响。由于久坐不动,有着多年颈椎间盘突出症的张月英近期倍感全身酸、麻、痛感激化。就在几天前,张月英不得不赶赴湖北省人民诊所外科就诊。

难:攫取金币难提现门坎高

看视频挣钱,走路挣钱,并且吃饭也能挣钱,不少相机App在公然宣传那些听上去毫不费力的挣钱模式,吸引消费者下载安装。

生活日报记者在搜索引擎中键入“赚钱App”,页面出现“小白挣钱”“蛋蛋赚”“米赚”等多款挣钱App。

下载、安装并登陆“米赚”App后,页面弹出“米赚新人现金红包”。记者点击“开”,发放了3元红包。而且,要想提现,记者起码要完成100万面粉的任务。根据规则,100万面粉可兑换1元钱。记者留意到,每完成一个任务,就能攫取数百至数千不等的面粉。

刷相机挣钱,相关App均设置了荣获回报的前提条件。张月英说,她使用的两款App,利润起码达到3元能够提现。利润以金币形式展现。1000个金币可兑换0.1元。因为每次攫取的金币少则六七千个,多则一万多个,所以张月英每隔3至5天才可提一次现。

为了获取利润,张月英一天还要签到、看视频或走路,而且要保证相机有充足的电量。张月英说:“如果不依照要求去做,几乎得不到任何回报。”

乱:猜歌名挣钱强制看广告

去年五一其间,张月英的同事,早已73岁的牛桂英刷相机时,碰巧发觉了一款“猜歌名挣钱”的APP硬件。喜欢听歌的牛桂英,抱着试一试的心态下载了这款硬件。

牛桂英刚打开App,帐户里就有了20元。她猜歌名比较顺利。每猜对一首歌的歌名,系统就会显示她荣获了10到15个金币。游戏规则只是1000个金币可兑换0.1元。

因为App播放的曲目都是耳熟能详,人们几乎一听能够猜出歌名。为此,牛桂英两三秒钟才能猜对一个。看着相机屏幕上的提现金额下降手机打字赚钱一单一结,牛桂英心中非常高兴。

猜歌过程中,牛桂英发觉即便歌名猜错,App都会强制播放一段广告,想跳过还跳不了,应当把广告看完。而宁愿猜对了,每猜对三四首歌,App同样会播放一段广告。

连续玩了一周左右,牛桂英的帐户已累积了30多元。而且,她提现时只发放了0.6元。发怒的牛桂英想要找客服理论,发觉根本找不到客服通道,便将App卸载了。

记者在相机应用商城以“猜歌”为关键词进行搜索,跳出了数款类似的App,但是包装的“马甲”不同,但基本机制都类似:消费者一打开App就显示有新人奖励,通常在20元左右,猜完10首或20首曲目才能提现0.3元。

但是,即便总额快速上升想要提现,App却总告知不满足提现条件,要继续听歌。好不容易达到提现总额标准后,App都会给消费者提出更高的标准,这么周而复始。

险:为吸纳用户鼓励邀好友

生活日报记者调查发觉,几乎所有打着“赚钱”噱头的App,都以各式高额奖励鼓励用户发展下线,吸纳更多使用者。比如手机打字赚钱一单一结,某短视频平台明晰提出“邀请好友赚43元”,还提及“多邀多得”“面对面约请多3元”。

另一个短视频平台给出的利润更高,“邀好友必赚100元”“邀请首位好友必得20元”。

这两个短视频平台规定,约请新同事成功后,新同学在平台连续观看数天视频可得金币,而发出约请的用户可以得到现金奖励。假如新同学持续看视频,发出约请的用户可得每次奖励。

声称走路能挣钱的“趣步”App,称“每约请一位好友可赚50.0金币”,而503.0金币可兑换1元。

对于这些发展用户的方式,有消费者觉得与传销的构成要件类似。

不容忽略的是,无论是受邀注册,还是主动注册,打着“赚钱”噱头的App还会搜集用户的用户名、手机号码、位置信息等个人信息。

管:背后套路多用户需严防

“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正沦为网路江湖的‘韭菜’。”山西省消费者商会在其公布的消费警示中那样谈到。

青海省消费者商会强调,老年消费者接触智能相机相对较晚,对于网上信息难辨真假,面对“数字鸿沟”往往感到无助,而一般又会把钱看得较重,结果很容易被一些作秀诱导或欺诈,落入这些App的陷阱。

然而,刷相机挣钱背后多数是“套路”。挣钱类App,一直使用“首次注册奖励多少金币”“登录即可荣获金币”等宣传用语。而且,消费者下载了相应App都会发觉,何谓的金币并不等同于现金,广告中声称的高额金币折算成现金,常常只有几角钱且还要累计“赚”到一定总额后才可提现。

有些App除了是套路重重,并且会给非法犯罪行为提供便利。部份游戏App显示可以领各类礼包,即便点击反倒会被扣钱,虽然消费者和游戏营运商协商一番后,钱款得以退还,但消费者姓名、手机号码、支付宝账户等信息无法防止仍被不法店家运用。

青海省消费者商会告诫,对于刷相机挣钱的App,消费者应当加强严防,多留几个心眼,多些贪恋实惠的心理。

遇见各种天降的“好事”,消费者要多问几个为何,需要自觉拒绝金钱诱人,强化对粗俗非法内容的识别能力。即便发觉平台上有传言、涉黄等信息,消费者应积极向经理部委举报,防止因贪小利而成为不良信息扩散的替罪羊。

青海省消费者商会号召相关监管部委早日建立标准,强化对不法APP的监管,加强公布和处置力度,严肃整治违规违法行为。

标签: 山西省消费者协会 违法犯罪

  • 评论列表 (0)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