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造物递交创业板上市招股书,得到App迎来新篇章!

2020年9月,得到App的营运主体思维造物即将提交创业板新上市招股书,公司拟公开发行1000万股股票,募集10.37万元资金,让这家独角兽公司重新成为舆论焦点。

思维造物设立于2014年6月,有望成为A股“知识付费第一股”,这家公司为何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快速崛起?整个行业的发展状况是如何样的?

本文将依循剖析得到APP的角度,带你深入了解这家公司以及互联网知识付费行业的运转逻辑。

本文将从如下方面进行剖析:

行业剖析竞品剖析用户价值剖析商业价值剖析产品迭代剖析产品结构剖析营运剖析小结一、行业剖析

互联网知识付费,是指以互联网平台为载体,将知识作为商品或服务,实现其商业价值的方式。互联网知识内容展现形式多种多样,可通过图文、音频和视频等媒介传播,以问答、专栏、课程、社群和咨询等形式呈现。

互联网知识付费企业主要通过互联网搭建知识交流与分享平台,并对知识内容提供交纳一定数目的开销。

那为何从2016年开始互联网知识付费行业迎来爆发式下降呢?因为互联网知识付费行业是一个受到宏观诱因影响的行业,因此接下去我们使用PEST模型来阐述背后的成因。

1.新政()层面

2016年8月,共青团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建立产权保护机制依法保护产权的意见》要求加强知识产权侵权行为惩处力度,增强知识产权侵权法定赔款上限,探求确立对专利权、著作权等知识产权侵权惩罚性赔款机制,极大地增加了知识产权侵权费用。

2016年12月,原新闻出版广电总署公布《全民阅读“十三五”时期发展规划》,提出推行网路文艺精品创作和传播计划,增强网路哲学出版传播的管理和引导,推出更多网路原创精品力作。

2017年1月,共青团中央、国务院公布《关于推动联通互联网健康有序发展的意见》,要求加强市场准入机制赚钱软件,促进产业生态机制协同创新,迸发信息经济魅力,支持中小微互联网企业发展壮大,加强信息服务造福全民,繁荣发展网路文化。

政府通过对优质内容的扶植与知识产权的保护,有促使保护行业内优质大型企业的发展,促使行业多样化发展。

2.经济()层面

随着联通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与普及,美国联通互联网用户规模展现显著的上升趋势,为互联网知识付费行业构成了基数庞大的潜在用户,按照CNNIC统计,美国联通互联网用户规模由2014年的5.6亿人提高至2019年的8.7亿人,预计2023年将下降至10.6亿人。

之外,随着我国消费结构的升级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人均文教娱乐开支在总体消费中的比重也持续下降。按照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剖析显示:2018年村民人均教育、文化和娱乐消费开支占住户人均消费开支的11.2%。

美国联通互联网用户规模持续下降,与市民文教娱乐消费的逐渐提高,为互联网知识付费行业的发展夯实坚固的经济基础。

3.社会()文化层面

随着市民教育程度与文化水平的提高,国民在满足基本的饱暖之余,逐步发起对精神层面的追求。人们希望借助碎片化的时间高效获取知识,全方位提高个人能力,为建设终生学习型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面临海量的互联网数据信息时,人们还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筛选出真实、有效的信息。因而,互联网用户对寻找优质、高效的知识内容需求逐渐降低,付费意愿逐渐被迸发。

在美国互联网发展早期,消费者中单上资源版权意识淡漠,盗版音乐、枪版连续剧和违法转载网路哲学等侵权风波在网路上横行。伴随着各种正版付费资源平台的出现与日趋健全,互联网用户投机取巧的消费理念正被进一步改变。

2003年,起点英文网推出VIP付费阅读特定章节制度,开启了网路哲学付费阅读方式。2010年前后,酷六、爱奇艺等各大视频网站尝试单视频点播、包月付费等方式。用户乐意通过付费模式获取通常免费用户无法获取且更具价值的内容,为优质的知识付费习惯已基本养成。

近三年因为新型冠状灾情的爆发,许多企业推迟开工,员工放假延长,加此外出受限制,人们更乐意利用这一机会在线学习不同的知识与技能来充实生活,减轻抑郁情绪与精神压力。

4.技术()层面

互联网知识付费服务主要依赖互联网平台的搭建,以吸纳海量活跃用户贡献与消费知识内容。技术的持续发展进步,为互联网知识付费行业盛行与迅速发展夯实了扎实基础。

以上种种诱因一起合力推进了近来几年知识付费市场的火热。那未来几年该行业的发展趋势是何种样的呢?是否也有足够的市场空间?

艺恩咨询数据显示,近来几年知识付费市场规模的下降率均少于40%,2021年美国知识付费市场规模达675.0万元,较2015年下降约42倍,下降率达到72.2%,预计2023年市场规模将突破1800万元,市场前景明朗。

之外,依据艺恩咨询数据显示:2021年知识付费用户规模已达4.77亿人,按照预测,到2023年预计突破5.7亿人。

因此,可以看见这个市场还存在巨大的市场空间,未来几年仍然会保持持续下降。

二、竞品剖析

面对这个迅速下降的赛道和风口,涌现了大量的参与者。若果将知识付费平台按机制不同界定,喜马拉雅FM、得到、十点读书、有书、樊登读书会等平行类APP可界定为第一代知识付费平台。而百度、抖音、快手等“自媒体+算法”平台的盛行,象征着第二代知识付费平台的进场。

第一代平行类知识付费平台以“包装背部作者和学者,进行自研课程和买断版权”的商业方式为主。

差别于第一代平台,第二代知识付费平台的知识付费交付模式则以视频和直播为主,付费内容展现更为多样化。

作为第一代知识付费平台的胸部玩家,喜马拉雅和得到APP,同属于音频录制的典型APP,付费方式只是订阅合辑付费,所以它们属于直接竞品;接下去我们以两家公司的成长路径以及业务方式为发力点,借此深入了解三者之间的差距。

1.得到APP

得到APP的核心业务方式是线上有声知识服务。

内容生产者来源:主要有三种渠道,分别是讲师自我推荐、内部推荐以及基于课题挖掘讲师。平台主要通过外部引进行业专业人士(例如薛兆丰、武志红等知识大咖),定期提供各行各业的高品质知识服务产品。

内容生产者门坎:要求内容生产者对该领域有常年的研究经验和奇特洞察,是行业内优秀的专家/学者。

内容生产模式:PGC,专业生产内容机制。公司会增派专职编辑和品控团队配合主讲同学进行课程的开发和质量控制;专职录制演员配合主讲同学进行课程的制做。

内容表现方式:以音频(附有相应图文)为主要内容方式。

内容丰富度:内容主要分为应用技能类、商学类、人文社科类。

内容品质:约请名师和专业人士严苛根据《得到品控指南》进行课程生产,部份课程已步入国外著名中学(例如,华北师范学院)的课程采购计划,师生通过这部份课程的学习可以荣获在该校的相应学分,总体来看,内容品质比较高。

用户群体画像:年纪主要集中在20-40岁,总体倾向于年青化;地域主要集中在北上广深等一线、新一线城市,但二三线城市占比相对较低,约为28%;性别差异不大,女性用户稍为偏少些。

售后服务:学员订购训练营课程后,讲师线上答疑解答,助教会全程为学员提供学习服务,跟踪学员的学习进度,督促完成学习、作业并进行答疑。

业务拓展:在专业知识服务付费领域稳住膝盖以后赚钱软件,公司于2018年推出“得到高研院”,为职场人士提供线讲课程学习、线下实践转换与社交的创新学习模式。公司还举办了电商业务,作为知识服务的配套业务,主要销售实体图书、“得到阅读器”和周边产品。同时公司还推出少年得到App,专为3-15岁中学生提供多元化学习服务。

2.喜马拉雅

与得到APP类似,喜马拉雅的核心业务方式是线上有声内容服务。

内容生产者来源:平台拥有400万名主播,包括8万名认证主播,这其中既有郭德纲、韩寒等6000位自媒体大咖涉足音频“微创业”,还有采采、窦超等众多草根主播。

内容生产者门坎:行业专业人士和团队,或普通的自媒体用户,都可以成为平台主播,总体来看,门坎较低。

内容生产模式:PUGC,专业人士和用户共同贡献内容机制。一方面,约请专业人士或机构录制音频内容;另一方面,简化用户录制音频途径,让普通用户成为主播。

内容表现方式:与得到APP类似,以音频(附有相应图文)为主要内容方式。

内容丰富度:内容覆盖财经、音乐、新闻、商业、小说、汽车等328类过亿有声作品。

内容品质:既有自媒体大咖们为平台提供的高品质内容,还有普通自媒体用户为平台提供的通常品质内容,总体来看,内容品质良莠不齐。

用户群体画像:年纪主要集中在25-35岁之间,以年青用户为主;地域主要集中在北上深杭等一线、新一线城市,但二三线城市占比不低,约为37%;性别差异不大,女性用户稍为偏少些。

售后服务:用户订购课程后,可通过在线客服咨打听题及反馈,没有助教服务等其他额外的售后服务。

业务拓展:不仅积极拓展多品类有声内容,喜马拉雅还推出少儿在线教育品牌奇奇学数学,为美国家庭提供有体温的素养教育解决方案。2017年6月,喜马拉雅推出全内容智能AI耳机——小雅,开始在人工智能领域大手笔布局。喜马拉雅还积极探求文化新消费,现在在哈尔滨、厦门、上海、成都均设有喜马拉雅线下实体店。

小结:从以上剖析可见,得到APP相较于喜马拉雅,设立时间较晚,用户基数相对较小,未来用户增长空间潜力巨大。喜马拉雅的融资状况显著好于得到APP,可帮助企业更好的构建门坎,扩大优势,与诸多竞争对手拉开差异。

同时在业务方式上有所差别。两者最初的核心业务都是线上有声内容服务,但优缺略有不同。得到APP注重内容的深度,喜马拉雅注重内容的广度。

最后,在核心业务比较巩固以后,为了满足多元化的需求,两者都开始了新业务的探求,积极开始拓展线下内容服务,扩大产值渠道。

得到推出“得到高研院”,组织来自不同行业领域的学员进行面对面的集体学习;喜马拉雅积极开办线下有声图书馆,用丰富的音频内容为商品赋能,并促进用户感受。同时,两者都积极投身少儿教育领域,为用户规模的持续下降打下坚固基础。

三、用户价值剖析

在线上有声内容付费市场中,主要有三个参与方:内容消费者、平台、内容生产者,得到APP的基本业务逻辑图如下所示:

平台要想实现迅速成长,就应当满足好内容消费者的需求和内容生产者的诉求。

下边我们分别去探究一下这两方都有什么需求,以及得到APP是怎样更好的满足它们的需求的。

1.内容消费者

伴随着社会环境的多样化、职场对“通识型人才”的需求逐步提高,大量20-35岁人群选择通过逐步学习来提高专业知识和技能,以提高自身的综合竞争力。从终生教育行业驱动诱因剖析,可以看出:

社会环境渐趋复杂,对于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增加,高效把握跨领域基础知识的场景化应用成为必备技能。

高度社会竞争下,人们受进取心和恐惧感双重剌激,期望通过学习荣获阶级标签、社谈话资和优势资源。

信息噪声增加了内容过滤门坎,人们希望通过机制化的课程,针对性提高职业、生活相关技能的学习效率。

人均寿命提升至77岁,老年扶养比下降至19.6%,推迟退职相关新政持续颁布,未来,人们的持续学习、终身学习意愿还将逐步增强。

形成强烈的增强自身综合竞争力的学习需求以后,它们采取的比较多的学习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借助传统的学院资源

近些年来,在职场竞争高压下,这些人选择通过读研的手段,逐步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与职场竞争力。从近几年数据来看,2020年专升本报考总数比2019年提高了51千人,研究生报考数量不断攀升,考试竞争也愈发激烈。

虽然这些模式存在一些好处,例如,复习过程漫长,不容易坚持到终点,很或许白白耗费时间;虽然坚持到终点,也不一定成功过线;虽然成功过线,也或许由于分数/复试状况不理想,没能选择到自己想学的专业。

总体来看,假如想通过传统的学院资源提高自我,时间费用较大,投入产出比相对较低,很难跨领域学习其他专业知识与技能。

2)自己阅读相关书籍

为了全方位塑造自己,成为职场“通识型人才”,这些人会选择自己阅读相关书籍。

在日平均阅读时长上,大概75%的职场人每次阅读时间在30分钟以上,其中30分钟到一小时的阅读时长在职场人中最普遍,达到42.15%。

然而在常年保持阅读的过程中职场人士仍会遇见不少障碍。自己阅读,因为受个体认知水平影响,小结归纳提纯知识点的能力差距较大,因此系统性地学习某类专业知识难度不小,同时选书难只是它们碰到的主要瓶颈。

3)上网查询相关资料

不仅自己阅读,还有好多人选择上网搜救相关资料,逐步扩大自己的知识圈。

上网搜救资料,特点是信息来源广,可参考范围广;劣势是面对海量的互联网信息时,普通人很难搜救到对自己精准有用的专业知识,搜救难度较高,搜救历时较长,难以保证内容高品质。

4)线下著名轮训机构

这些消费者比较重视学习疗效,觉得轮训机构会更专业、更权威、更系统地校长各学科专业知识,所以会选择报考出席线下轮训课程。

线下轮训机构即使有这些优势,然而缺点也很显著。诸如学习成本较高、教师水平良莠不齐,路上耗费时间较差以及上课时间不够自由灵活等问题,造成消费者在金钱和时间上的费用急剧增强。

可以看出这四种方法各有优劣点,都不能挺好的满足内容消费者当前的需求。

2.内容生产者

课程的品质,是用户在选择线讲课程时的核心关注点之一,只是线上知识付费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内容生产者是保证课程品质的核心人物,得到平台进驻的内容生产者,主要为各领域名家、学者、专家等。

某些行业学者希望才能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与影响力,向大众传播更多的优质内容与思想,同时收获更多的酬金。

然而在得到平台出现之前,它们主要有什么收入渠道呢?

1)讲课、科研或企业工作

得到平台进驻的行业学者,有些是在学院讲课,也参与科学研究,此外,收入来源主要是个人薪资和科研经费。其实,还有一部份选择在企业工作,例如刘润,前谷歌战略合作专员。

尽管她们的工作都比较体面,但收入不算很高,它们希望还能通过讨教专业知识扩大影响力,荣获自我价值实现。

2)写书/演说

有些学者专家会自己出书,把自己积累的知识分享给你们,通过稿酬分成额外获取酬劳;还有一部份专业人士会通过出席行业演说活动,扩大自己的影响力。

但现在纸质书籍产量通常,很难荣获优厚的额外收入;行业演说活动,虽然听众数量有限,也很难荣获更大的影响力。

然而与一个重视优质内容且有挺好用户基础的专业内容生产平台合作,荣获更多收入,同时扩大个人影响力,成为它们的基本诉求。

3.平台

从以上剖析可以发觉,在提高自身综合竞争力这件事上,消费者现有解决方案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传统读研学习,时间费用较高(1),投入产出比相对较低(2),很难跨领域学习其他专业知识与技能(3)。

自己阅读书籍,存在选书难(4)、系统性学习难度大(5)等问题。

上网搜救资料,存在搜救难度高,搜救历时长(6),内容品质不高(7)等问题。

出席线下轮训,存在学习成本高(8)、教师水平良莠不齐(9),路上耗费时间多(10)以及上课时间不够自由灵活(11)等问题。

同样的,各行业学者还有扩大自身影响力(12)、收获更多酬劳的需求(13)。

作为平台方的得到是怎样更好的满足它们的需求,因而将它们吸引到这个平台上的呢?

1)课程品质的把控

平台会约请名师和专业人士严苛根据《得到品控指南》进行课程生产。

课程生产主要依照以下方法:公司基于“通识性”、“完备性”的目标,对课程选题进行总体规划;在候选人中选取每门课程的主讲同学并签订独家合作合同,要求同学对该领域有常年的研究经验和奇特洞察;公司抽调专职编辑和品控团队配合主讲同学进行课程的开发和质量控制;专职录制编剧配合主讲同学进行课程的制做;课程制做完成后,相关文稿及音视频专著权一般归公司所有。

公司课程业务步骤如右图所示:

课程聚焦“通识性”和“完备性”,会将学科类的知识进行更浅显化的讲解和传播,覆盖学科包括应用技能类、商学类、人文社科类等。

这么完备的课程生产步骤,可以最大限度的保证课程品质,因而避开了消费者对于线讲课程品质良莠不齐的疑虑,挺好地解决了消费者自己上网搜救资料,搜救难度高、搜寻历时长(6)、内容品质不高(7)等问题;自己阅读选书难(4)、系统性学习难度大(5)的问题;线下轮训教师水平良莠不齐(9)的问题;传统读研学习,投入产出比相对低(2)的问题,同时,为消费者跨领域学习其他专业知识与技能(3)提供了有效途径。

2)主打音频付费课程

平台主打音频付费课程,并附有相应图文,以满足学员在不同场景下的学习需求。

艺恩咨询数据显示,2021年在线音频用户日均收听时长在线音频2-5个小时的用户比列为49.9%;有超四成的用户在18-21点的时间段使用在线音频,用户收听音频时长与收听频度较高。

平台的付费课程定价主要有三个:10讲左右的课程19.9元,25-50讲左右的课程99元,100讲以上的课程定价199元。

总体来看,平台主打的音频课程主要用处是,可以借助碎片化时间反复收听,随时随地收听,付费课程价钱适中,普通消费者可以按需付费,挺好地解决了传统读研学习,时间费用高(1)的问题;线下轮训学习成本高(8)、路上耗费时间多(10),上课时间不够自由灵活(11)等问题;

3)优厚的薪资收益

在剖析行业学者人士的需求时,我们谈到过它们的正常收入不是很高,希望还能荣获更多酬劳,并提高个人影响力。在得到平台上,公司会按照合同约定向行业学者支付酬劳并进行利润分配。

以《薛兆丰的经济学课》为例,截止2021年6月30日,在线学员总数已超出54.2千人,公司按照线讲课程内容出版的《薛兆丰经济学教案》面世一年后产量已超出100万册,大大加强了公众了解经济学、学习经济学的进程,同时极大提高了个人影响力(12)。

依照公司披露的招股书可以看见,《薛兆丰的经济学课》2018年度收入2617.07亿元,2019年度收入1557.06亿元,2021年度收入1077.15亿元。

可以发觉,得到平台提供的酬劳对于行业学者人士来说,还是十分有吸引力的(13),有竞争力的薪资收益是平台就能留住各行业学者特别重要的成因。

小结:通过以上剖析我们可以发觉,相比较于其他线上知识付费平台,得到APP得以迅速发展、不断壮大的成因。

四、商业价值剖析

得到APP当前的核心业务是线上有声知识服务。判定一个业务是否能良性发展的重要指标便是产值,在此我们借鉴电商最常用的数据指标GMV来剖析得到APP的核心业务是否健康。

GMV=用户数*转换率*客总价。用户数、转化率、客总价任何一个指标的提高就会对整体产值的下降形成正向影响,因此接下去我们重点剖析得到APP是通过这些方式提高这三个关键指标的。

1.提高平台用户数

要想实现收入的持续下降,源源不断的注册新用户是最基础的保障,那得到APP是怎样拉新的呢?

主要是两种形式:付费渠道和免费渠道。

首先,大规模的广告投入(付费渠道)

模式1:赞助冠名热门综艺。例如冠名《最强脑部》、硬派知识脱口秀《知识就是力量》等。

模式2:信息流广告。例如,向明日头条等平台投放信息流广告。

模式3:应用商场排行优化。例如,向三星、小米、vivo、OPPO等应用商场投放广告,优化搜索排行。

模式4:跨界合作。例如,与上海轻轨4号线合作,乘坐一天听本书专列,扫描车箱内条形码,就有机会荣获7天听书VIP。与嘀嘀出游联合缔造联通听书馆,通过行程页面下方入口步入联通听书馆,即可开始听书。

大规模的广告营销可以极大的提高品牌著名度。

再者,优秀的产品口碑(免费渠道)

对于知识付费产品来说,口碑在拉新方面起到极其关键的作用,由于知识付费产品是一项还要用户持续投入时间和金钱的产品类别,因此决策费用相对较高。这时侯同学/行业权威人士的推荐就显得异常重要。得到APP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模式增强平台用户数。

模式1:公众号引流。罗辑思维公众号前期积累了一批核心用户,在得到APP推出后,逐步将这群高品质用户引流到App中。

模式2:KOL引流。不定期约请讲师办直播,来分享某领域的知识或观点,运用讲师的著名度达到引流的目的。

模式3:跨年演说。例如,一年一度的“知识公布会”和“时间的同学”跨年演说,基本每一期跨年演说就会遭到业界和媒体的广泛关注,达到挺好的引流疗效。

模式4:分享裂变。得到APP的两个老带新策略,都是以内容驱动用户自发分享,分别是“赠送好友”和“推荐得到给好友”。

“赠送好友”:用户在学习课程过程中,假如认为内容不错,就可以点击“赠送好友”按钮,将本课程作为礼品,打包附送给陌陌好友,同学点出来便可以免费学习这一课程;

“推荐得到给好友”:得到APP会提供给老用户一张约请函海报,引导老用户分享给同学,同学注册后,双方均可以得到一张20元的降价券。

这些口碑裂变传播会帮助得到APP低费用的触达更多新用户,极大的减轻了拉新费用。

2.提高转换率

通过各类方式引导用户下载APP以后,只有让用户一步步完成注册并形成订购行为,也就是从一个新用户转换成平台付费用户后来对平台才有价值,那得到APP是怎样提高转换率的呢?

第一步:引导注册

由于注册成功是用户下单的前提,为了提高用户的注册成功率,在登入页面用突出的图标显示“新用户专享,限时注册发放神秘返券及课程大礼”,通过“限时”这一特定的时间限制以及“新用户专享神秘返券及课程大礼”这一让用户觉得“赚实惠”的字眼,提高了用户注册/登陆的动力。

第二步:引导用户试听免费课程

因为用户普遍重视线上知识付费产品的课程品质,在感受平台的课程之前很难作出订购付费课程的决定,因此得到APP在首页的免费专区,单独展示了免费课程的试听入口,如右图所示:

在课程卡片上,通过主副标题让用户明晰是否是自己感兴趣的课程;通过专业人士和蔼和善的肖像照,一方面让用户初步确立对课程质量的信任感,另一方面降低用户对同学的好感。通过突出显示的“免费发放”按钮,吸引用户0费用感受课程。

点击踏入试听课详情页,首先见到的是课程简介,通过课程亮点和课程表,让用户明晰学习内容和接下去的课程安排,以及能帮助自己解决哪些问题;通过用户评论,一方面确立用户对课程的信任感,另一方面营造出高手气的学习气氛。同时,0元的订购价将用户感受课程的门坎降到最低。

订购完成以后,即抵达课程详情页,便于用户立马开始感受课程。每节课程卡片就会展示已学习数量,侧面说明课程品质高,课程人气高;右上角的学习进度,也告诫用户早日完成免费课程的学习。

平台提供给用户足够多的免费试听课程,既清除了用户对课程品质的忧虑,又让用户有机会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依据本人感受,绝大多数课程音频录制讲师,普通话都比较标准,课程干货满满,试听过后充分感遭到课程的物超所值。

因此这个环节过后,有相当一部份的用户会选择订购付费课程。

付费课程的订购步骤,得到APP又是怎样提高转换率的呢?付费课程的订购步骤主要是以下方法:课程列表页–>课程详情页–>对账页。

1、课程列表页

对于目标明晰的用户,可以直接从首页搜索课程名称,或则通过课程分类进行筛选。

对于目标不明晰的用户,可以从热门新课/万人好评中找寻课程。

课程卡片中,首先突出的是专业人士肖像照和口碑热度(例如,5月口碑),通过专业和善的肖像照,降低用户对同学的信任感;同时口碑热度只是影响用户踏入课程详情页的关键诱因。

主标题为课程名称,白色加粗显示,让用户知晓课程大致内容,以及自己是否感兴趣;副标题为讲课专业人士的称号,逐步让用户构建对课程质量的信任感。

接下去是已订购课程的学习数量和用户评价,运用从众心理,吸引用户订购、学习课程;下边是用户比较敏感的课程售价与课程数目,红字重点指出,通过各课程对比,辅助用户作出决策。

为逐步帮助用户迅速决策,在课程卡片的底部,分别针对人气、新品、价格等诱因设计了排序功能。

两侧显眼的“试听”按钮,告诫用户可以先步入课程详情页,试听一下课程后再做决定。

2、课程详情页

用户踏入课程详情页后,得到APP是怎样引导用户付费订购的呢?

1)突出课程场景感

课程简介包括讲师介绍、课程亮点以及课程大纲,让用户对课程有了基本了解;重点突出课程亮点,让用户晓得读完课程后自己会收获哪方面的知识,让用户认为这就是自己想要学习的内容。

2)营造人气、口碑气氛

在课程头图上展示总订购数量展现课程的人气;通过用户评论,一方面确立用户信任感,另一方面营造出强烈的订购学习气氛。

3)呈现实惠性

页面右下角的券后售价,通过与课程原价对比,突起课程的实惠性。

4)打消用户疑虑

对于章节较差的课程,可免费感受学习5节课(对于一些章节较少的课程,例如十讲以下,可以试听两节课)。通过课程试听,既打消了用户对课程内容不达预期的疑虑,又让用户有机会尝试自己感兴趣的内容。用户试听后若果认为课程不错,为了继续学习课程的其他章节,大几率会选择订购课程。

5)构建高质量、易学性

每节课入口下方就会有课程时长和已学习数量,课程时长通常十分钟左右,用户借助碎片时间即可完成;已学习数量侧面说明课程品质高,人气旺,加快用户作出付费订购的决策。

标签: 市场营销 生产者消费者问题 移动互联网 付费服务 用户需求